亚运《炉石传说》项目取消,暴雪玩家叫好,电竞产业“天花板”疑云笼罩
3月16日,杭州亚运会《炉石传说》项目取消的消息传开后,暴雪国服玩家纷纷表达了支持。尽管杭州亚运会仍保留7个电子竞技项目,但这一取消事件似乎揭示了电竞产业的困境。
2025年雅加达亚运会电竞项目首登舞台,中国队在《英雄联盟》和王者荣耀(国际版)项目中夺金。然而,杭州亚运会作为正式比赛项目,其意义显然不同。亚运对电竞赛事的吸纳传递了积极信号,但行业现状却并不明朗。
去年,韩媒报道T1战队2025年净亏损高达259亿韩币(约合1.3280亿人民币),GenG(三星)负责人也直言大多数电竞俱乐部都在亏损。GenG未能续约招牌选手Ruler,后者选择加盟LPL的京东战队(JDG),可见韩国电竞的“寒冬”氛围并不明显。但数据显示,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同比下降14.01%,为五年来首次下降。
尽管电竞超越足球成为最具增长潜力项目,但电竞产业的许多问题在“寒冬”中逐渐暴露。业内人士表示,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,电竞行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,但相信未来仍将迎来上升期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电竞产业不等于游戏产业。《电竞产业报告》显示,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中,游戏本身收入占比81.52%,电竞内容直播收入占比15.28%,而电竞赛事和电竞俱乐部收入占比仅为1.32%和1.25%。
电竞产业链中,战队的盈利手段主要包括赛事奖金、赞助商、周边售卖和直播收入。近年来,各大品牌纷纷收购战队进行冠名,营销价值成为电竞行业最重要的属性。
不同战队的赞助商收入存在差距。以WBG为例,其拥有来自一汽奥迪的冠名赞助和康师傅冰红茶、盼盼食品等众多品牌赞助。相比之下,UP、IG、TT、WE等战队品牌赞助较少。
当前,电竞产业的增量主要在于营销价值的利用率。头部电竞俱乐部的目标是挖掘更多营销市场空间,而非仅限于战队冠名。选手的性格、战队风格和冠名品牌需要与营销目标更细化、长线地结合,找到更多跨界机会。
流量、人脉、俱乐部品牌和竞赛成绩是挖掘营销价值的关键要素。电竞赛事产业规模与影响力的巨大落差,很大程度上在于游戏企业对电竞项目的绝对掌控。
回顾电竞发展历史,早期电竞赛事逻辑与体育赛事相似,但随着电竞产业影响力的壮大,游戏公司主导的大型赛事成为行业主流。厂商主导模式的不稳定性和电竞游戏项目的迭代速度,给电竞产业化带来了诸多困难。
中国电竞代表人物SKY李晓峰曾表示,他办电竞训练班的目的是发掘电竞苗子和劝退不适合的孩子。雅加达亚运会加入电竞表演项目,旨在挽回赛事在年轻群体中的关注度。
地方政府、企业纷纷投入电竞产业,试图将地方文旅名片与电竞产业结合。然而,电竞赛事、俱乐部收入规模不到40亿,却能够影响上亿年轻受众,这成为各方势力热心电竞产业的根本原因。
电竞产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来自多方面:游戏本身的流行度和持久度、游戏公司打造正规联赛的长线决心、培育产业链中下游的耐心、地方政策的扶持。
过去十年,中国和世界电竞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之变。早期以WCG为代表的时期里,玩家热爱构成了这个行业的一切。但电竞行业需要实现自我良性循环,建立完善和可持续的产业链。